感谢《散文选刊》组织的笔会,使我有了一次亲临福鼎了解白茶、品尝白茶的机会。
开会的第一天,听了当地领导介绍福鼎白茶的情况,大开眼界,回到下榻宾馆的房间后,第一件事就是泡杯白茶细品慢啜。福鼎白茶主要有“白毫银针”、“白牡 丹”、“贡眉”和“新白茶”等品种。资料上说“白茶成品外观自然素雅、满披银毫、白中隐绿;其汤色杏黄晶亮,入口毫香显露,鲜爽甘醇”。我急不可待地按图 索骥,依照资料提供的程序和方法炮制、品饮,只觉茶香独特,比之铁观音清淡,比之龙井、碧螺春味浓。倘若要我再具体道出它如何独特、如何美妙来,则言拙辞 穷,难以名状了。临来福鼎前,《散文选刊》的蒋主编嘱我,通过此次采风,务必写一篇关于白茶的散文,我真担心自己文思凝滞,辜负了他一片盛情。
翌日,会议主办方组织作家到白茶种植园和茶厂参观,我暂把写作的事搁到一边。
受台风“鲇鱼”的影响,几天来,福鼎地区阴雨连绵,唯今天雨势稍缓,丝丝细雨在为我们洗尘。由车窗看雨中景物,像加了柔光镜的摄影,靓丽而朦胧。远处翠 峰绕雾,近处碧岗浮白,石上清泉幽幽,路边木草萋萋,偶有枯黄的枝蔓和经霜的红叶点缀其间,非但没显得萧瑟,反而平添了不少烂漫的生机。与寒流频扰的北方 相比,福鼎的秋天简直是一派春光。
我们乘车来到管阳镇的河山茶园,这里是福鼎白茶原料茶种植基地。承蒙主人雅意,我们小憩时,工作人员特地给每人用圆筒状透明玻璃杯沏泡了一杯白茶,之后,又带我们到茶园参观。
福鼎有茶园20万亩,仅“品品香”有机茶基地就有3600亩之多。环顾四野,山坡沟坎里全种的是茶树。
作为福鼎白茶的原料茶树,主要有大白茶和大毫茶。它们茸毛厚密、白毫显露,氨基酸等氮化物含量甚高。白茶在制作中,不炒不揉,自然萎凋,工艺天然,保持 了原料茶最纯真的本色。常喝白茶,对清热解毒、祛病抗衰、养生益寿大有裨益。据说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一回,写栊翠庵妙玉请贾母喝的“老君眉”,便是白茶。福 鼎白茶生长于钟灵毓秀的东海之滨,太姥山中,它取山海之神韵,汲天地之精华,又经千百年来无数茶人的悉心呵护与培育,终成今日之茶中珍品。
天仍下着雨,我一手打伞,一手端着茶杯,边走边喝。雨中品茶的情趣,实在前所未有。此时,我不再把杯中的白茶看成茶了,而把它看做了一个朋友,我们在秋雨中同行。每当品啜时,仿佛也在默默地交流着彼此的感受。
茶山一半被雾霭笼罩着,像新疆少女头上裹着白纱。坡上层层叠叠的茶树,宛若碧玉围裙,从山脚一直扎到山头的云里。茶树并不高大,近乎北方的冬青,嫩绿的 枝叶相互交织,在雨中闪烁,像藏着无数双调皮的眉眼。轻风吹过,枝颤叶动,分明是一群山里的小姑娘在尽情地嬉戏。秋雨让她们的衣衫越发鲜丽,神采更加飞 扬。
我突然想到,白茶最理想的处所,不该在我手上这狭小的茶杯里,而应在这无边的雨中。茶杯里,她们无奈地卷曲着身躯,靠开水的浸泡才勉强得以舒展。而雨中的她们,自由自在、容光焕发、热情奔放,那才是她们本来的品格和面目啊!
我明白了,白茶好喝,是因它率真自然,不矫不饰,淳朴无华。它是太姥山中自由自在的精灵,是指引红尘俗人们返璞归真的天使。
我的灵感瞬间被激发,竟信口吟出四句诗来:
抱朴自无华,
白毫绿雪芽。
品茗秋雨里,
天地一杯茶。
当我再次品啜时,真的喝出了白茶的味道。那种甘甜和淡雅,那种从容和自在,那种沁脾和通灵的奇效,简直妙不可言。
我知道,这白茶的味道是喝出来的,也是读出来的。好茶靠品啜,更靠品读。我很得意自己的发现。
我一向对茶没有深入的研究,但对喝茶的时空却有切身体会。一杯茶,置身不同的时空和环境,有时会品读出不同的味道来。
记得1987年暑期,我和几个大学老师到湘西写作,途经辰溪,口渴难耐,偶见小街路口立着一块木牌,上写“喝茶不要钱”,旁设茶壶茶碗和几把小竹椅。我 们开始将信将疑,生怕有诈,逡巡良久,未敢造次。后实在抵不住诱惑,便坐下来开怀畅饮,居然真的没人来讨要茶钱,方知设茶人一片真情,不啻雷锋再世。我不 知那茶为何茶,但湘西真诚朴质的民风融入其中,那茶的味道也格外醇厚、甘美,为平生所未尝,至今这茶的味道还留在我的记忆中。
另一次是在 1991年,我当时在西影厂供职,中秋前夕,与另一位副厂长杨钢,到甘肃敦煌的摄制组检查工作。入夜后,我陪他们夫妇到街上的茶摊品茶赏月。也许是我们有 太多相同的经历,聊起人生的感悟竟滔滔不绝,月下的茶叙,也似对酒当歌。我们喝的是当地的盖碗茶“三炮台”,赏的是一轮敦煌月。我从来没喝过这种加入了桂 圆、大枣和冰糖的盖碗茶,也没见过天上那么硕大、浑圆、清丽、妩媚的敦煌月。那一晚,敦煌的“三炮台”居然把我喝得醺醺然、飘飘然,胜过所有的陈年佳酿。
还有一次是在1999年秋,我和几位电影编剧在杭州采风,特地来到大慈山白鹤峰下的虎跑泉,听泉、看泉,并用这里的泉水泡西湖龙井,那味道 果然与其他地方喝过的龙井迥然不同。不仅色雅味清,而且茶香蕴藉,加之又听到寰中高僧感动神仙,化二虎帮他搬来南岳清泉的传说,尤觉神乎其神、玄乎其玄。 “西湖龙井虎跑水”,世称“西湖双绝”,它的确让我领略到一种超凡的茶境。明人张源在《茶录》中说:“茶者水之神,水者茶之体。非真水莫显其神,非精茶曷 窥其体。”此后,我虽无数次地喝过龙井,但再也寻不到虎跑泉龙井的味道了。
由此,我悟到,品茶似乎是分境界的。靠品啜,观其色,辨其味,固 然重要,然仍属初境;如再靠品读,感其神,悟其道,才能到达至境。我辈品茶,常止于初境,未免遗憾,倘能由表入里,至“神”至“道”,才无愧于杯中之物。 然此境是靠特定时空和环境来实现的,常可遇而不可求。
此刻,我置身白茶祖地,又在蒙蒙秋雨中,品杯中茶,看山间茶,读心底茶,这是何等的浪漫,何等的惬意!
更没想到,东道主为锦上添花,又在此处举行了一个“百名作家白茶种植园”揭碑仪式,还搞了一个福鼎白茶的认养活动。我和所有同来的人一样,冒着雨,到专 辟的山坡上,用铁锹挖坑,栽上一株大毫茶树,并系上一枚写着自己名字的“认养牌”。茶园领导告诉我们,只要茶树成活,两年后就能采摘,到时会把茶叶分寄给 每位领养人。
在一片绿汪汪的茶树的海洋中,我有一种福至心灵的快感。那株以我命名的白茶树,将永远作为我的化身,留在福鼎,留在神奇的太姥山下。
我相信,那株叫尔纯的白茶树,一定会枝繁叶茂,长成绿荫一片,因为,冥冥中,我已听到它深情的呼唤……
福鼎白茶赞歌
福鼎白茶,对于我这个湖北人来说,是那么的遥远,又是那么的神秘。
可以说,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,也多次来过福建,却不知道天下还有福鼎白茶。当我走进福鼎国际大酒店,一眼看见茶几上放着“福鼎白茶”,我怦然心动, 连忙烧水泡茶。我将沸腾的开水,渐渐地注入玻璃杯中,只见一根根白茶舒展身姿,翩然起舞,像水中仙子,淡淡的茶香伴随湿润的雾气婷婷袅袅地弥漫着,扑鼻而 来,好一股香熏醉人的感觉,香气纯正,青兰馥郁。福鼎白茶好香啊!我端起茶杯,深情地吸闻着茶香,再慢慢地轻啜一口,顿感齿颊生津,其味似山泉,如鲜桂, 像薄荷,沁入心脾,随之在全身蔓延开来,让人神清气爽,好一道清心洗尘的感觉。品茶无语,心静悠闲,那千里奔波的疲劳在品茶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。我闭目养 神,悠哉!悠哉!我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,看见唐朝佛教法师、诗人皎然在山寺品茶,用诗赞茶: “一饮涤昏寐,情来朗爽满天池。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。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”唐人饮茶的感觉,今天在我的身上得到印证。
我 推开窗户望去,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,桐溪河穿城而过,天空下着蒙蒙细雨,清波倒映出山城的美姿,桐山大桥如长虹飞架。清风吹进窗户,满屋弥漫着白茶香 气,让人陶醉在闽浙边城的夜色中。也许那远山就是“海上仙都”太姥山吧?福鼎白茶就来自远古的太姥山,绿雪芽就是白茶的美丽化身。品茶出诗意,挥毫写华 章。忽地,我灵感一动,从脑海中蹦出白茶赞诗来:“泡杯白茶满屋香,清醇淡雅余味长。太姥银毫谁知晓?更有神韵溢芬芳……”
福鼎白茶词赋
天宝物华,瑞草白茶。茗分六类,萃乎其拔。世界白茶在中国,中国白茶在福鼎。一叶风骚,独步国饮。
夫白茶之滥觞兮,上溯陶唐,史载之肇端兮,《茶经》皇皇。
奇哉太姥,海上仙都。鸿雪灵芽,白茶始祖,仙翁之所赍,圣母之所植。立岩兮形峥嵘,拂云霞兮神葱茏。叶婆娑兮似玉,干虬蟠兮如铜。摄日月之精华,纳天地之正气。阅千年而不衰,历万劫而不屈。神兮精心呵护,鸟兽兮莫敢亵渎。
福之邑,宜茶地。太姥授技,白茶繁殖。丘陵绵延兮,苦海之汹涌,茶园起伏兮,若浪之凝冻。茶之根兮餐沃土,茶之叶兮啜清露,海雾山岚淫润,阳光雨水充足。有机肥培育,无公害管理。自然生态,时尚价值。
白茶性寒,储久弥凉,放之三年而成药,藏之七年而成宝。科学试验,实践证明,成分沓沓,功效种种。裨三降兮益三抗,防万病兮利万康。
白茶之饮兮,怡真和静。聆雀舌之婉转,赏旗枪之舒展。条垂立兮示直心,汤清淡兮涤凡尘。可以育德,可以养性。
于是乎白茶声高。国际大赛夺魁,全国评比摘桂。赢得金银奖牌百计,拥有名优商标数十。品牌济济兮,无穷魅力。
于是乎福鼎誉显。全国重点产茶县,全国良种茶基地,白茶之乡,原产地域,殊荣祁祁兮,言不能极。
人文彰兮,白茶香。风靡四海兮,走俏八方。入药北京同仁堂,名茶名店兮名俱扬。结缘三军仪仗队,国饮国威兮国并贵。交亲金门高粱烧,香茗香醇兮香同飘。申奥第一茶,奥运五环茶,芳透天涯。世博十名茶,世博专用茶,锦添艳花。昔时英伦独钟爱,今日全球共青睐。
白茶兴兮,茶人勤,万千大军兮,碌碌营营。继承传统,科学创新,谋求发展,努力先行。足迹遍九州兮,茶惠民生;身影现五洋兮,茶交邦朋。
一业荣,百业旺,山水明,春风漾。白茶之都兮,物阜民丰;茶乡之人兮,更展宏图。
版权声明: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